汉阳古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阆中古镇

阆中古镇

【古镇文苑】永远的古镇

历史村镇的未来汉阳古镇2024-05-24阆中古镇暖城古镇
古镇文苑,暖城古镇,老荡口古镇,汉阳坪这个弹丸之地,省内外文人墨客尤其是汉阴本土文人,秀才曾不吝辞藻、浓墨重彩的介绍的不少,关于她的历史、地理、人文、包括那些久远的故事、报端、杂志、书籍上都有清晰文字记载。汉阳的蒸盆子,

【古镇文苑】永远的古镇

   汉阳坪这个弹丸之地,省内外文人墨客尤其是汉阴本土文人,秀才曾不吝辞藻、浓墨重彩的介绍的不少,关于她的历史、地理、人文、包括那些久远的故事、报端、杂志、书籍上都有清晰文字记载。汉阳的蒸盆子,江南小码头这些标签便深深的烙在在人们的心里,汉阳坪地方不大却名气不小,与文人们的妙笔恐怕是分不开的。

   要说汉阳本土作家伊扬先生的纪实美文《古镇文苑》又不失为一篇值得咀嚼、很有味道的推介汉阳的好文,我之所以把他定位为纪实美文,其原因就在于作者以科学论文的格式、纪实的手法、大量的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真实的还原了汉阳悠长的历史文明,把这个曾经辉煌的小码头00年文明史形成的脉络交代的清清楚楚,增强了汉阳历史的可信度;同时作者又以美文的风格、写意的手法、流畅隽美的文字把汉阳的故事讲的栩栩如生,增强了汉阳的美誉度,有了《古镇文苑》这部小说、《古镇文苑》这篇美文,如果谁再劳其心志、花费时间再去描写汉阳坪,我想不是“炒现饭”就是重复和赘述,即使你文字再妙笔生花,也徒劳无益,吃不出新鲜感的。

   然而,作为土生土长、被汉江水浸泡大的汉阳人,总是心有不甘,觉得介绍汉阳的文字还是少了点、单薄了点,或者说还不够完整和立体;基于我对汉阳的全面认知和了解,汉阳特有的文化景观和民风乡俗还有进一步挖掘的必要。

   对于老一辈的汉阴人而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活跃于城乡文化舞台上的汉剧团在他们的记忆里一定印象深刻。在那个文化匮乏、娱乐单调的贫瘠年代,文工团的存在确实给山城汉阴的老百姓提供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带来了无法替代的精神享受,那时候除了百看不厌的八个样板戏、偶尔饱饱眼福的几场英雄主义题材的电影外,大部分的市民文化生活还是在欣赏文工团的汉剧二黄折子戏中度过的,文工团的几个角儿也像如今的明星大腕一样圈粉众多、成为汉阴文化的代言人。但大家只知城中有凤、不知城外有凰,其实就在凤凰山依南、汉江之畔,被誉为“小汉口”的汉阳坪也曾经活跃着一支文化社团,他们不是正规的文艺单位,连一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他们由一群天生一副好嗓子,无师自通爱唱戏的市民自发组成、平日里他们各自在合作食堂、缝纫社、理发店忙碌生计,为一家人的吃喝拉撒、柴米油盐辛苦劳作,一有空闲便自发地组织起来,在自家的门前、街道的中央搭几条板凳、泡一壶浓茶,五六个就自打啰自敲鼓、自编自演自乐的唱了以来,引无数市民从街头巷尾涌向现场,其情形很像现在城市公园里、街道上盛行的群众自发的、小众的唱歌跳舞、弹琴吹号等演出团队。他们的演出剧种大部分是汉剧二黄、剧目也基本上是打金枝、铡美案、杨门女将等几个固定曲目,偶尔也唱唱京剧、吼几声土生土长的花鼓子,演出中谁演老生、谁扮青衣、谁唱花旦、谁主武角全是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一招一式、唱念做打在遵从传统戏曲基本要求的同时,可以自由发挥,自如取舍,真正做到了既固守本源、遵从章法、又崇尚变革、推陈出新,而之所以能够如此自由的发挥,一切都源于没有舞台的限制、没有服装的约束、没有环境的掣肘。大家聚集在一起就是自娱自乐,图个高兴。

   在这支草根文艺社团中代表性的人物当数李兴友、李模芳“二李”兄弟,李兴友后来被特招到汉阴文工团主演老生,其神形兼备、栩栩如生的扮相,字正腔圆、厚重清亮的唱腔,一招一式、老道娴熟的艺术呈现都在汉阴文艺舞台上确立了自己重要的位置、成为汉剧表演队伍里名副其实的大腕级“艺术家”。

   如今,汉阳年轻的后生们追随前人的足迹,自觉的接过传承历史文化的接力棒,以强烈的文化自信、浓郁的家乡情怀,在深爱的这片土地上播撒种子、演绎古老汉阳新的荣光,以伊发源、伊发伦、戴福双为代表的一群中生代本土人、以重塑古镇风采、打造文化名镇为己任,在县文化部门的鼎力支持下,以文化站为阵地,组织起一支新的文艺社团,除编排现代汉剧二黄剧之外,还创作出具有浓厚地域色彩、彰显民风民俗的小品、歌舞、花鼓戏、踩龙船等多种形态、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重现了昔日汉江码头热闹、欢快、图腾的景象。如今这支文艺奇兵不仅常年活跃于汉阳的村镇院落、为乡村振兴起舞、为精准扶贫歌唱,而且走出山门,到后柳、来汉阴、下安康,在广袤的月河川道、绵长的汉江沿线各镇演出节目,在展示汉水文化熠熠生辉的魅力的同时,也一次次的向世人展示新汉阳人重振古镇雄风、抒写华章的信心。